

一、中信、国信证券涉嫌违规被立案调查 消息称海通证券被证监会调查
11月26日晚间,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先后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在两份公告中,均表示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最新消息,海通证券11月2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11月2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稽查总队调查通字153122号)。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二、A股遭万亿抽血压顶 主力开启新动作
新股申购下周开始,目前仍沿用原来冻结资金规则,对资金面造成压力。据统计,下周10只新股重启,有机构认为预计冻结资金将达万亿之巨。而众所周知,从去年IPO重启以来,每一次新股申购前夕,由于打新所带来的巨额收益,都会令市场暂时失血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杀跌。
三、融资交易类收益互换遭叫停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近期,多家券商收到监管部门的电话通知,要求各家券商不得通过场外业务向客户融出资金,供客户交易A股、新三板及挂牌公司股票。业内人士表示,收益互换集中度高、期限短,对个股股价短期走势影响较大。熟悉此类业务的券商人士称,此举针对的主要是通过收益互换形成的融资杠杆。此次监管层叫停此项业务,有助于平抑个股股价波动,有利于A股市场的平稳运行。
据悉,以下五种情形已经被全面叫停作出规定:
禁止新开展此类交易;
原已开展的未完全了结的交易,不得展期;
对已签约客户授信额度尚未完全使用的,不得使用剩余授信额度买入股票;
不得使用卖出股票后恢复的授信(交易)额度买入股票;
不得通过更换标的形式进行买入。
四、10月规模工业利润同比降4.6%,降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666亿元,同比下降2%,降幅比1-9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5.2亿元,同比下降4.6%,降幅比9月份扩大4.5个百分点。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周五大跌总结三点:
1、券商的收益互换叫停目前仅仅是叫停,而不是清理,所以影响上是相对有限的。
2、新股认购,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卖出股票来购买新股,但是如果纯粹为了买新股而把好的股票卖出不是很正确的选择。
3、关于某券商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要清楚认识到目前只是调查阶段,结论尚未出来,我们应该耐心等待最终的结论,没有必要恐慌。
11月26日,从多家券商人士处了解到,监管层已于11月25日、26日两天口头通知多家证券公司,从即日起停止通过场外衍生品业务向客户融出资金供其买卖股票,被限制融资购买的股票范围包括全部沪深交易所股票和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
收益互换的实质是一种融资工具,券商给客户配资通过券商自营账户购买股票,券商负责收配资的利息,客户承担浮动收益。在股市向好时放大收益,在股市下跌时亏损也相应放大。

在“股灾”期间,有多家证券公司在参与救市过程中,就曾与证金公司进行过股票收益互换。比如,东方证券就是通过股票收益互换,先后两次筹资近65亿交由证金专户管理。
东方证券通过收益互换模式交由证金公司管理资产的模式并非特立独行。公开资料显示,国信证券、兴业证券等在二次参与救市中,也使用了收益互换业务。国信证券曾以净资产20%的出资23.2亿与证金公司开展收益互换交易于9月1将款项划转至证金公司指定账户。而兴业证券在两轮救市中,都采用了收益互换,光是第二轮救市就以20%净资产出资7.63元与证金公司进行收益互换交易。